转眼已过不惑之年,律师从业亦有十载,然与法律结缘却有二十余年。1997年9月,我还在乡村高中为挤过高考独木桥劈波斩浪,为未来择校和职业规划而迷茫。此时,中共十五大首次提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,让法治首次进入我这农家子弟的脑海中,为我未来择校的职业规划指明了方向,于是我毅然填报了法学专业;1999年3月,我已是政法大学大一学生,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“依法治国,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”写入宪法,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变。恰风华正茂挥斥方遒之际,我深感选择法律方向是正确的选择;2002年毕业后,二十年风云变幻、人生浮沉,我进入机关单位先后从事公安刑侦、规划建设部门法制科、政府法制部门工作,每天与法打交道;2011年,我辞去了从事9年的公职去做了一名律师。
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放弃奋斗近10载、拥有美好前景的公职而选择成为一名律师?有人说,律师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激情的风光职业,还有人说,律师是贪钱捞人、戕害司法的“无良之徒”。莎士比亚甚至说:“我们该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把所有的律师杀光”。而我国律师队伍却从2011年执业律师的21.5万人发展到如今全国执业律师突破51万人,为何中国的律师群体以如此迅雷之势发展壮大呢?我想,律师队伍的日益壮大与我国法治进程的迅速发展密不可分。
从2011到2021这10年间,我国法治建设蹄疾而步稳。2014年10月23日,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《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;2017年10月18日,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,中共中央成立了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;2018年3月,中共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;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,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,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。
目前,我国法治建设进入深水区,而依法治国,离不开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,习近平主席在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明确“要教育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,依法依规诚信执业,认真履行社会责任”。而律师,作为法治社会中三角平衡中不可或缺的一角,是推动法治进步的重要力量。
有人说律师是商人,有人说律师是演说家,也有人说律师是社会活动家,亦有人说律师是捍卫和促进民主与法制的战士。沉闷的机关生活,让觉得作为律政先锋的律师可能才是我理想和追求的职业,能够发挥个人全部潜力、尽情挥洒自我风采。那么,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?辞职时,许多领导、朋友和同事都劝我,说我“为人太正直,眼里容不下沙子”“没有任何资源埋伏”“在外面会风大雨大”,我性格耿直、不善交际的局限会成为限制自我的障碍。其实,当时我真的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,但从业十年以来感觉做律师也没想象中难,无非是“认真负责、深耕易耨”八个字而已。
对于一些人不愿意办理或者不敢办理的重大要案的法律援助案件,我愿意花费非常多的精力办案。无论是多达六十八本卷宗的“茶叶女系列”诈骗案、还是现场惨不忍睹的故意杀人分尸案、还是跨国涉外的继承纠纷案件,我都要求自己认真履职,埋首于堆积如山的案卷中,绞尽脑汁制定诉讼策略,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。我认为,虽然作为律师每天接触的都是官司,但对于普通人来说,一辈子才能碰到一两起官司,每一个件事情对他来说都是大事,因此让每一个受援人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,是我们律师的职责。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,不以善小而为何以心安,不从每一起小事做起,不从每一个案件做起,我们的依法治国理想目标何时才能实现?!
我知道,不是每一个律师能够成为像林肯、奥巴马一样,成为那种站在风口浪尖上去把握国家命运的人。我们律师也是再普通不过的升斗小民,是这个庞大的国家社会机器上一颗小小的螺丝钉。大部分律师也和我一样都忙着生存,忙着还下个月的房贷,忙着下一场的庭审,忙着明天的应酬。不少律师没有时间关心法治,没有时间关心政治,没有时间关心国家的命运,慢慢失去了梦想,忘记还能去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。但其实,律师在办理个案的过程,本身就是在用行动践行对法律的誓言,用专业捍卫法律的尊严。我们心怀梦想,恪守职业道德底线,在一个个小案件中解民忧、化民怨,促使人民群众知法、守法、用法再到信仰法律,法治中国的春天还会远么?
从依法治国的提出到今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已历时二十余年,从高中毕业到如今已经二十二年,人生没有那么多的二十年,只希望我们每一个法律人的坚持能为祖国的未来增添一分力量。
我坚信,每位律师都有位卑不敢忘忧国的情怀;我相信,有志者,事竟成,破釜沉舟,百二秦关终属楚;我相信,苦心人,天不负,卧薪尝胆,三千越甲可吞吴。在这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进程中,希望我们每一个律师都能贡献一份推力而不是一颗阻路的小石子。
在依法治国的历史潮流中,正如伟大诗人歌德所言:我在场,我见证!